close



因為嘉明湖事件,shing這幾天每天到PTT報到,果然這幾天還是持續有些爭議持續發燒。排除這些爭議之外,shing自已也有一些些小感觸,也算是受益匪淺啦。

就跟養貓一樣,shing也是從開始登山之後才慢慢學"怎麼"登山的。當大家都在罵登山客的公德心的同時,相信也有很多像shing一樣自以為沒有對環境衝擊很小,但其實已經犯了很多錯誤。

第一次爬玉山,攻頂之後下山為了貪快,沿著捷徑下山,當時不以為意,回到排雲還被另外一個新手說很厲害,衝捷徑都沒在怕的。沒想到領隊說了一句:走捷徑很不好,會影響水土保持。聽了shing超想死的(形容詞啦),就是那種對於自己的無知感覺到錯愕。

還有一次山上遇到金玉白眉,因為看到牠吃我剩下的蘋果核,之後遇到金玉白眉都會想拿食物引誘牠,下山看到某個討論區正在批評這樣的"遊客",shing又是一陣錯愕。雖然平常就知道不可以餵食野生動物,但有時還是會輕忽自己犯下的錯誤,以為自己是... ... (這裡的說詞可以很多種)...

另外還有山上刷牙不可以用牙膏,甚至可以說清洗任何東西都不可以用清潔劑;還有高山上分解能力也很慢,所以不要以為果皮果核會分解就亂丟

也是經過了山友或是網友的糾正,才慢慢導正了shing很多觀念與知識,而這樣前輩交後輩的方式是不是真的能完善,大家也可想而知。

因為這次的事件,shing才知道有所謂的『無痕山林運動LNT』,好吧,算shing無知,缺乏常識,但有這麼好的推廣活動為啥不大力的宣揚。甚至覺得以後上山之前要強迫每的人把摺頁內容都讀透了才可以山上,尤其是參加商團輕裝上去的遊客,畢竟很輕鬆獲得的東西就更會忘記怎麼去珍惜它。

另外,shing要告解的是,其實有很多次晚上住山屋,半夜想要上廁所,shing因為四周黑漆漆根本不敢進到廁所,而是在山屋附近就地解放。當然這件事 shing也從來不敢跟隊友說,直到前幾天在向陽工寮,廁所這麼近了,shing還是不敢進去,shing依舊在山屋不遠處解放。隔天也不知道哪來勇氣跟 隊友提這件事,沒想到隊友為了此事在睡到溫暖睡袋裡之後,還願意起身陪shing去上廁所,就可想而知shing這樣做有多不應該。shing想想以後的 解決辦法就是睡前不要再喝太多水,不然就是用...帶水稀釋XDDDDD(<---------------這樣好像不算解決問題,只求下次 shing可以一覺到天亮,不要再半夜跑廁所了)



回到剛剛提的LMT,對於無痕山林運動,shing也多了許多原本不知道的知識與該注意的事項,但也必須承認不是每項都能面面俱到。在不能冀望所有人都可以有完備的山林保護知識之前,希望shing以及同隊的隊友們都能像2006年在素密達山屋遇到這隊年輕的自主隊一樣,看到有人違反規定在山屋門外起火,可以勇敢的請他們滅火,否則拍照告發。

最後節錄LMT的『七大準則與行動概念』部份內容:

『無痕山林運動』主要在提醒我們應對所處的山林環境善盡應有的關懷與責任,以儘可能減少衝擊的活動方式與行為,達成親近山林的體驗。這些減少環境衝擊的方 法,初步歸納出七大準則,適當地運用這些山林中的活動準則,可以能讓喜歡戶外的民眾,在享受自然生態之美的同時,亦能減少因活動所對自然環境、野生動植物 及其他使用者所造成的衝擊。

Ⅰ.事前充分的規劃與準備Plan Ahead and Prepare
Ⅱ.在可承受地點行走宿營Travel and Camp on Durable Surfaces
Ⅲ.適當處理垃圾維護環境Dispose of Waste Properly

攜帶適量的裝備與食物,帶出所有攜入的垃圾,並妥切的處理無法攜出的物品。

 1.帶出所有攜入的物品

   1. 離開露營地、休息區前,請將垃圾(如煙蒂)、食物、廚餘(果皮、麵條、蛋殼、貝類等有機垃圾)都帶走。這是每位造訪自然的人都應具備的責任,避免留下會發臭的食物,因為這可能會吸引野生動物好奇,造成牠們翻找或食用。
   2. 垃圾可能會讓野生動物致命,如鳥類、哺乳類等動物皆有誤食塑膠袋而喪命的案例。
   3. 不要用〝火〞解決垃圾問題,金屬箔片、塑膠罐等均不能完全燃燒,況且燃燒或許會吸引野生動物的注意或造成牠們的恐慌。
   4. 不要掩埋垃圾,野生動物會翻出它,或在風吹雨淋後,垃圾會外露。
   5. 帶塑膠袋去裝自己甚至是別人的垃圾。
   6. 避免沿途留下人為的痕跡及記號,可使用地圖、指北針或衛星定位儀來定位定向,取代沿路的路條,太多的路條除破壞景觀,也可能限制樹木的生長與健康。
 
 2.排遺的處理方式

   1. 排遺處理不當會導致水源污染、疾病傳播及不良的觀感,如果所在的環境沒有廁所,可考量使用下列方式處理排遺。同行隊員若不能接受這些方式,請選擇有廁所的登山及露營地點。
 
 3.《貓洞地點的選擇與處理方式》

   1. 選擇偏僻、不要太接近營區的地點,同時避免幾天下來集中在營區的某幾個地點。
   2. 儘可能遠離水源、營地、步道及排水系統(國外一般建議需在60公尺外地區)。
   3. 用小手鏟挖掘深約15-20公分的洞,過程中請依土壤層大致分上、下層擺放,掩埋時再依序回填。
   4. 土壤中存在會分解糞便的微生物,因此儘可能不要將糞便留在石頭下(因為分解速度緩慢,也容易污染水源)。
   5. 儘可能減少衛生紙、生理廢棄物的使用量,使用後並請收集帶下山,不要掩埋它們,因為野生動物會將紙挖出並飄散各處。
   6. 可以使用草、樹葉、樹枝、石頭、雪水等取代衛生紙。
   7. 冬季結冰時,土壤層可能被深埋在冰下數尺距離,因此較好的方式是將排遺全部帶出。
Ⅳ.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Leave What You Find
Ⅴ.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Minimize Use and Impact from Fires
Ⅵ.尊重野生動植物Respect Wildlife
Ⅶ.考量其他的使用者Be Considerate of Other Visitor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ng 的頭像
    Shing

    保持好SHING情,

    Sh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